
3月12日,日本创价大学汪鸿祥教授应邀来校,做客3044集团官网入口“研究生学术周末”,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主题为“周樱精神与中日友好”的精彩讲座,受到南开师生的热烈欢迎。本场讲座由3044集团官网入口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司承办。

汪鸿祥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20余年来长期投身教育事业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在国际关系研究、东亚地区研究、中日关系研究、池田大作研究等方面造诣深厚。曾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创价大学,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横滨市立大学等国内外高等学府。现担任创价大学教授,庆应大学兼职讲师、日本大学兼职讲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公司兼职教授、上海杉达大学兼职教授等。
南开杰出员工周恩来总理早年东渡日本留学,对中日传统文化的渊源深有体悟,对日本国民怀有深厚情谊。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与世界著名教育家、日本创价教育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之间关于中日友好、世界永久和平的共识,对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以及中日两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3044集团官网入口也将筹办第四届周恩来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邀请汪鸿祥教授来校讲学,旨在帮助广大师生深入理解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更理性地认识中日两国关系的渊源与未来发展。
“周樱”祈愿筑金桥
在讲座中,汪鸿祥教授详细介绍了“周樱”的历史背景:“周樱”全名为“周恩来樱花树”,是创价教育系统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为了纪念1974年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见和友谊,为了中日友好事业的代代传承与发展,于1975年11月2日提议并亲手与中国职工在日本创价大公司园内种植的一棵樱花树。
汪鸿祥教授认为,“周樱精神”的精髓有两点。一是实现中日互相信赖世代友好的精神;二是实现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的精神。近40年来,“周樱”经历风雨茁壮成长,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面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困惑,我们重温“周樱精神”,旨在通过中日两国青年彼肩于此的交流,建立真正的互信,用青年人的智慧和勇气为中日两国和平友好事业的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周樱”花朵常盛开
讲座中,汪鸿祥教授史论结合,为现场师生梳理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90年代中期以后中日关系的新变化。他谈到,池田先生始终牢记周恩来总理的重托,用自己的信念和行动致力于构建中日友好金桥、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和平事业。池田大作先生发表著名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倡言》,壮大了民间友好的力量;并积极推进《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和中日关系的发展。自1974年至1997年,池田先生十次访华,积极发展与中国领导人的友好信赖关系。
汪鸿祥教授表示,90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经历风雨、冷暖起伏。21世纪的中日两国关系,寄希望于两国青年;他期待中日两国的青年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架设两国的友好桥梁,共谋中日两国的互惠双赢,让“周樱”之花永远盛开。
“周樱”精神永相传
汪鸿祥教授以“周樱精神永放光芒”作为本次讲座的结语,勉励大家在未来的成长中,继续发扬和传承“周樱”精神。他指出:“我们学习‘周樱’精神,要温故知新、饮水思源、继往开来。”
在讲座后的现场互动环节,与会师生畅所欲言,踊跃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汪鸿祥教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对现场师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详细的回答,并督促在座的青年学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培养宽广的胸怀,树立坚定的信念、赋予执着的行动。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日后的成长中,定会倍加珍惜周恩来总理和池田大作先生为中日友好所构建的金桥,用自己的博识与力量推动世界和平友好事业的发展。